发布日期:2025-08-04 02:50:01 浏览次数:0
近年来,胺类化合物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,其价格波动备受市场关注。胺类广泛应用于医药、农药、染料、水处理等多个领域,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本文将从供需关系、原材料成本、政策环境等角度,分析当前胺类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。
2024年*季度,国内胺类市场价格呈现分化趋势。其中,乙二胺市场价格维持在18,000-20,000元/吨,较去年同期上涨约5%;而三乙胺价格则出现小幅回落,目前报价在15,000-16,000元/吨区间。不同胺类产品的价格差异主要受下游需求和应用领域的影响。
胺类生产的主要原料包括氨、醇类和烯烃等。2023年以来,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,导致相关石化原料成本增加。特别是环氧乙烷等关键中间体的价格上涨,直接推高了乙醇胺系列产品的生产成本。
在需求端,新能源电池材料对特殊胺类的需求激增,带动了相关产品价格上涨。而在供给端,部分胺类生产装置在2023年底进行检修,导致市场供应阶段性紧张。预计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,2024年下半年胺类供应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。
国家对化工行业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,部分小型胺类生产企业因无法达到排放标准而限产或停产。这一方面减少了市场供应,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增加环保投入,间接提高了胺类生产成本。
1. 乙醇胺:当前市场价格在12,500-13,800元/吨,受下游洗涤剂和农药需求支撑,价格保持稳定。
2. 二甲基甲酰胺(DMF):报价9,800-10,500元/吨,近期价格有所回落,主要因皮革和电子行业需求减弱。
3. 异丙醇胺:市场价格维持在21,000-23,000元/吨的高位,主要应用于水泥助磨剂和表面活性剂领域。
综合各方因素分析,2024年胺类价格整体将呈现"前高后稳"的走势。上半年受成本支撑和需求回暖影响,价格可能维持高位;而下半年随着新增产能投产,部分胺类产品价格或将小幅回调。建议下游企业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采购节奏,降低原料成本波动风险。